南京骨瓷餐具中的釉上彩、釉中彩、釉下彩
1、产生的年代不同
釉中彩: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瓷器装饰材料和技术。
釉下彩:可追溯到宋代,一直延续到今天。
2、烧制工艺不同
釉上彩先将瓷坯烧成白釉或单色釉瓷,然后再进行彩绘,最后在窑内低温烧制(窑内低温600-900℃),主要用于固化彩料,保持成品稳定。
釉中彩先在素坯上涂上釉料,然后在表面涂上釉料,再涂上玻璃体釉料,高温快烧(通过1100-1330℃),在1330℃的高温下颜色渗透到釉料中间,呈现出晕染的感觉。
釉下彩绘在成型的素坯上,然后用白色透明釉或浅色釉覆盖,一次烧成(窑内高温1200-1400℃)。烧制后的图案被釉衣覆盖,表面光滑柔软,光滑细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