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骨瓷餐具厂家介绍如何区分釉上彩与釉中彩
我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瓷器,不同类型的瓷器,使用不同的环境,如果我们不知道如何区分区分它们,它们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。接下来安徽骨瓷餐具厂家介绍如何区分釉上彩与釉中彩。
(1)产生不同的年龄:
釉下彩:早期雏形可以追溯到宋代,一直延续到今天。
釉上彩:是在明代釉下青花彩绘的基础上创造的。
因此,可以说釉上彩绘源于釉下彩绘。
(二)生产步骤,工艺不同;
釉下色:直接在生坯或烘烤后的素坯上用色料创作,再上釉,最后窑烧制而成,可充分渗透到瓷器中。
釉面颜色:先烧成白瓷胎,再用颜料在瓷器表面创作,最后窑烧制,故画与釉分开烧制。
(3)燃烧的温度顺序不同:
釉下彩:1直接在生坯上创作,只需用颜料画后上釉,再经过1200℃至1300℃左右窑烧成就可以;2在素坯上画釉下彩绘,先将泥坯用8000℃烧成素坯,画完,上釉后再1200℃至1300℃左右窑烧成。乐窑陶艺制作的陶瓷均为釉下彩。
釉彩:先用12000℃至1300℃左右窑烧成白瓷坯,用色素创作画作,再用8000℃二次窑烧。
(4)外观不同:
釉下彩:绘画方法是先用颜料装饰彩画,再在上面施釉,釉在表面。因此,釉下绘制的器物色泽光滑,表面光滑,渗透连续,不易褪色。即使经过长时间的磨损,只要釉面完好,也不会降低产品绘制时的色泽亮度。作为日常瓷器(如杯子、碗)盆等。)非常安 全,为了保证大家的使用安 全,乐窑陶艺采用釉下彩工艺。
釉面颜色:因为是在釉面上画的,所以颜料的颜色有几百种,绘制技术简单,表现力强,颜料多最终烧成的温度很低,烧成后颜色变化不大,成本也很低,所以很多日用瓷器都采用这种方式。但是颜料没有与釉料融合,所以绘制的图案突出釉料,如长期摩擦侵蚀,容易脱落变色。由于釉面颜色的颜料中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,如果发现日用瓷器脱落,建议不要用。但一般来说,新的日用瓷没有脱落迹象是安 全的。
(5)不同分类:
釉下彩:以青花、釉里红、釉下彩为主。
釉面彩:主要包括古色、粉色、新色等。还有印花、贴花、刷花、喷花等。
(6)不同颜料:
釉下颜色:颜料在高温下燃烧,燃烧前后颜色相变化较大,颜料耐高温较少,颜色变化难以掌握。
釉色:颜料为650℃——800℃低温烧成。由于温度低,很多颜料都能承受这样的温度,所以烧出来的颜色变化不大。
(7)不同的调味品:
釉下彩:一般来说,是用来使用的牛胶,有的甚至用茶水来调和颜色。
釉面颜色:多用调料进行调和
(八)技法也不同:
釉下彩:以分水法为基础技术,即在勾好的轮廓线中,用色料填充颜色。
釉面彩:以洗水法为基本技术,即先用笔蘸“水色”将一笔倒在空白上,然后将笔上的颜色洗掉,挠水反复擦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