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花骨瓷的三要素
青花骨瓷这三个要素很简单:钴蓝、釉下、高温。
钴元素是宇宙的礼物。许多亿年前,太阳还没有诞生,曾经有一颗忧郁的大行星,无法承受巨大的压力,爆炸,成为一颗超新星,短暂的光芒照亮了整个银河系。钴是爆发的产物,也是大行星的遗骸。我不知道几次灾难后,一些钴漂浮在太阳系,落在地球上,遇到了瓷器工人。因此,当你拿起一个青花杯时,你有没有想过蓝色的历史比太阳还要长。是的,这是宏观的吹嘘,事实上,没有什么,任何比铁重的元素都来自超新星的爆发。
氧化钴(CoO)高温会变成蓝色,长期稳定,是一种重要的蓝色颜料。从古巴比伦的硫玻璃到唐代的三种颜色,蓝色都来自氧化钴。钴作为瓷器的发色剂有着悠久的历史,最是吉兰釉。吉兰钴在釉中,是釉的颜色,不是图片,不是绿色的花。
记住不要把蓝釉和青釉混淆。青釉的发色剂是铁,颜色比钴蓝浅,比如汝窑哥窑龙泉窑。图中左边是蓝釉,右边是蓝釉。
把墙刷成蓝色,用油漆,在墙上画一幅蓝色的画,用的是颜料,后者一定要复杂。画青花钴的材料也是如此,包括5-11%的氧化钴、铁锰等。现在用的青花料都是纯化的,有很多种,名字是根据颜色深度编号的,仿古材料叫永轩一号,康熙三号等等,还有一些作坊是自己准备的,秘密不示人。
过去,天然钴土矿被用作绿色花卉材料,分为苏麻离青、平等青、佛头青等,是指特定阶段使用的特定产地的原材料。现在一些企业声称他们的青瓷是用苏麻离青画,作弊。图片是明代青瓷碎片,图片是鹤,颜色不同,最深的几乎是黑色。
这是青花。不烧的时候是黑色的,看起来像墨水。颗粒会比墨水更厚、更粘、更涩。盘子中间的青花叫料坝,把盘子分成两块,一边深一边浅。细笔是狼,勾线,歪羊,染色,行话叫“汾水”。
这是勾线,类似于国画中的白画。
然后汾水注重对称性和层次性,比勾线更难。用隔夜茶调整淡钴蓝色材料,老师傅会从浓到淡调出五个色盘,壮观地排成一排,类似于国画中的五色墨水。如今,许多年轻人都很懒。他们只使用一个光盘。现在画什么颜色还不错。图片是汾水前后的对比。
一种绘画方法是用青花画主体,另一种是画背景,留白作画。另一种是完全涂蓝色,然后用刀刮画,没有照片。
到目前为止,绘画工作已经完成,然后上釉,上釉覆盖在图片上。这是青花瓷的第二个元素,上釉。要解释釉料的颜色,我们必须先说釉料。釉料的化学成分与空白相似,通常是氧化铝和氧化硅,占60%以上。我们知道玻璃的成分是二氧化硅,所以釉料和玻璃非常相似,没有染料的纯釉相当于一层透明的玻璃。釉彩的优点是釉覆盖图片,无重金属沉淀,长期。
还有一种釉中青花,在上好釉的坯料上画,然后在画面上涂一层釉,然后在窑中烧制。这种绘画方法可以表现中国画的水墨渗透效果。因为画面上还有一层釉,本质上是釉下色。
既然釉下釉都说了,再插一个釉上。釉上色是在烧制的成品瓷器的釉面上绘制,然后在低温下烘烤,使画面固结在釉面上。传统瓷器中的粉色珐琅都是釉上色。优点是画面细腻,色彩艳丽。缺点是画面容易损坏,铅沉淀。
回到青花,是时候进入窑了。一般钴蓝釉烧700度,所以钴釉也可以用于陶器。由于青花成分复杂,釉色,青瓷烧到1300度以上,以呈现理想的蓝色。这是青花瓷的第三个元素,高温。
瓷器按温度分类很模糊,一般1000以下是陶器,1000到1100是低温瓷器,也叫石器,1200是中温瓷器,大部分日用瓷器属于中低温瓷器。1300以上是高温瓷,具有坚固、不吸水、耐磨等优点。缺点是图片不够细致,烧制时容易变形,成品率低,价格昂贵。
窑关闭后,一切顺其自然。现在有一种叫做“科学”的东西,计算出窑内每升温的变化,写成各种复杂的化学风格,但毕竟不能耗尽所有的变化。当然,窑变是胡说八道,但总有一些优点和缺点。每当我从窑里拿出一朵又热又好的青花时,我都会想起伟大导师维特根斯坦的教导:难以形容的东西可以显示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