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你认识骨瓷
骨瓷,又称骨灰瓷,始于英国。学术界普遍认为,乔西亚·斯波德是一个成功制造骨质瓷器的英国人。(JosiahSpode)(1755-1827年)。在19世纪初,乔西亚.斯波德成功地将锻烧后的骨骼与瓷土和矿物溶液直接混合,成为传统的硬瓷原料。随后,他开始系统地研究骨瓷配方的生产。1821年底,骨灰和瓷石的比例被“标准化”。当时,人们认为用含有46%骨灰的长石作为溶液生产的瓷器。
基本工艺是一种以动物骨炭、粘土、长石和应时为基本原料,经过高温素烧和低温釉烧两次制成的瓷器。骨瓷的两个基本特征是骨瓷与其他瓷器的区别。特点一:骨炭含量在36%以上(标准);特点二:二次烧制(素烧、釉烧)。根据英国设定的骨瓷标准,它含有动物骨骼中30%的磷酸三钙,成品具有透光性,最终可以称为骨瓷。至少如果美国标准设定在25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