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瓷的制作与施釉着色
骨瓷是怎样生产出来的?骨瓷施釉工艺中,釉下彩、釉中彩及釉上彩有什么区别?骨瓷上的图案又是怎样印制上去的?骨瓷礼品定制图案要经过怎样的历程才能看到到手时那精美的装饰? 如果所有一一详细赘述,恐怕很难三言两语说得清楚,如果对骨瓷产品比较感兴趣,在此做个简单了解也不错。骨瓷的制作过程中大致需经过以下几个步骤。
练泥:将瓷胎的原料——高岭土、瓷石经过磨洗、除杂揉匀后,调和成用于制作瓷器的瓷泥。
制坯:通常大家的感觉上瓷器是手工拉坯的,不过很多瓷器其实是模具制坯,模具制坯历史意外的非常久远,在最早开始制瓷的时候就有了。瓷器成型以后将坯胎凉至半干。有些需要再置于车盘,用刀旋削表面,保证瓷器外表的光洁。最后依照需要,使用材质不同(铁、骨、木等材料)的雕花刀在外表刻出花纹。
这时候的瓷器其实已经可以进行烧制了,烧出来的瓷器表面是磨砂哑光感觉的,一般称为素瓷/反瓷/生瓷——是指未施釉而烧成的涩胎制品(未加彩饰的白瓷,相对于彩瓷也称为素瓷)。瓷泥本身是可以带有颜色的,所以素瓷也可以是各种颜色。wedgwood有名的碧玉浮雕系列说起来应该算是素瓷。
上釉:依照瓷器的几何外形,有不同的上釉方式。这里就进入今天的主题了,为了在瓷器收藏中能够更方便的了解鉴定,知其然方能只其所以然,必须要从各类瓷器的上釉说起。
釉(glaze)是覆盖在陶瓷和搪瓷器物表面的一层玻璃质薄层,通常由硅酸盐复合物构成。陶瓷的色釉料分为两种,色料和釉料,或者两者合成的色釉。色料是产生颜色的物质,通常称为色剂,是以着色物和其他原料配合,经高温煅烧而制得的无机着色材料。色剂可用来配置陶瓷颜料,即以色剂和溶剂配成有色的无机陶瓷装饰彩料;也可以色剂掺入基础釉中,配置成各种色釉。
色剂按照烧成的温度可以分为高、中、低温型;按照使用的范围可以分为釉上彩、釉中彩、釉下彩。还可按照着色机理与矿物类型进行划分。
釉下彩的是在瓷坯上直接绘制上色,然后再在表上一层釉,或者直接就上一层有颜色的釉料。(其中涉及釉料的制作等等,比较复杂,还是没怎么搞懂。)瓷器本身需要在1280°C-1400°C之间烧结,所以釉下彩的釉料和色料能够经受高温,或者说必须要经受高温,这样才能显示出本来该有的颜色。多数情况下,釉下彩的色料是水性的,一旦沾上瓷胎就无法擦去。而高温釉的烧制存在更多的不稳定性,也就形成了所谓的“窑变”,其偶然性带来的美感一直也备受推崇。
青花瓷就是典型的釉下彩,它是以金属钴为发色制,先喷绘或描画在陶瓷坯体上,然后,喷施一层透明的青釉,在高温下烧成的一种瓷器。青花瓷的色料在未烧制的情况下看起来其实是泥浆的感觉,高温烧制以后才会出现美丽的蓝色。
釉中彩也称为高温快烧,是在已经上过釉烧制完成的瓷器上继续施加色料,然后通过高温烧制,让本来的釉面融化,与色料融合。釉中彩的烧制温度高于釉上彩,但是烧制时间短于釉下彩。是70年代出现的技术,稳定性和可靠性高于釉上彩,又兼具釉上彩更加丰富的色彩。
釉上彩通常色料和釉在折射方面有些区别,能够通过光泽区分。而色料本身也会略微凸起手感上也有差别。
釉料的问题在于含铅含镉,两者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,所以在日常使用的餐具中要选择釉下彩、釉中彩,不过现在也有无铅釉料。还有种新型的抗菌釉,通过在釉料中加入无机抗菌剂来提升瓷器的性能。
在瓷器的收藏方面,就要提到瓷器的装饰方式,这里主要讲洋瓷。洋瓷通常用的是釉上彩装饰,方法主要是手绘和贴花转印。
贴花转印技术17世纪已经出现。早先用的是金属转印,应该是凹版印刷的一种,在金属滚轮上刻好图案,转印到纸面上,再印制在瓷器上。这种方法的局限是多色的情况下会变得很难弄,通常是单色复杂图案。
后来改用贴花,属于孔板印刷的一种,叫丝网印刷,大致上是先将图案按照颜色分块,然后分别雕刻镂空板。将镂空板覆盖在纸上,将色料倒在镂空板上,色料就会在镂空的地方染上纸张,多余的颜料会被镂空板上的的丝网带起。再通过纸将颜色转印到瓷器上。通常需要等一种颜色干透才能进行下一种颜色的转印。不过套色做起来比金属转印便捷许多。
在手绘方面基本方式是一样的,因为素瓷本身染色色料就难以清洁,多数釉上彩都是在有釉料的基础上进行。釉上彩的色料是油性的,所以在瓷器烧结之前,可以反复擦去,制作方法跟其他油性颜料一样。复杂的图案的高级瓷器通常先用比较细的笔打上底稿,等干透以后再绘制其他图案,这点本身跟画画基本上就类同了。如果有烧制的条件,对于烧制自己的瓷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购买色料,自己画画看~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,就算是釉上彩的釉料的颜色在烧制前后也是不同的,烧制以前通常颜色沉闷,不过大致上还是一类颜色,不会像釉下彩变化那么不可预计,颜色控制方面需要经验。
至于瓷器收藏。总体上来讲还是以美为基准,在这点的基础上,转印的美品也高于简陋的手绘品。